新闻详情

碳中和将成为中国科技巨头刚需

发布时间:2021-02-23

关键词:碳中和、科技

自习近平主席2020年9月承诺中国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后,启动碳达峰碳中和计划的企业名单越来越长,国家电力投资集团给出了明确的碳达峰计划,中石化、中海油、中国大唐等能源央企相继宣布启动碳中和规划。


所谓碳中和,是指每年的排放量与减排量互相抵消,二氧化碳零排放。


能源行业是碳排放大户。近年来,科技企业也逐渐成为碳排放大户。为了顺应低碳经济趋势,更为了降低用能成本,苹果、脸书等海外科技巨头早已设立100%使用可再生能源的目标,最终目的是实现碳中和。但中国科技巨头迟迟没有相关承诺。


这与中国电力市场的现状有关。目前,市场主体在大多数情况下,不能自由采购风电光伏等零碳排放的绿电,即使中国科技巨头有心实践碳中和,也无落实路径。


随着科技企业耗电量继续猛增,用电成本逐渐会成为决定科技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加上国家目标的压力,实现碳中和将成为中国科技企业的刚需。而中国电力行业市场化改革的深入,也将为企业落实碳中和目标提供越来越多的现实路径。


2020年12月31日,秦淮数据集团宣布制定碳中和方案:到2030年实现中国运营范围内所有数据中心100%使用可再生综合能源。2021年1月12日,腾讯宣布推进碳中和规划,表示将制定碳中和路线图。


腾讯是中国政府提出碳中和时间表后,第一家表态响应的科技巨头,但这一表态并无硬性约束力。


中国科技企业起步碳中和


互联网科技企业在过去不被视为碳排放大户,如今情况已变。绿色和平近日发布的《迈向碳中和:中国互联网科技行业实现100%可再生能源路线图》报告显示,随着全球 ICT (信息和通信技术产业)产业的迅速发展,全球 ICT 产业的温室气体排放占比将会从 2007 年的 1%-1.6%,增长到 2040 年的 14% 以上。


互联网公司的碳排放主要来自其电力使用,使用零排放的可再生能源是减排主要手段。欧美科技巨头大都已确立在2025年前 100% 使用可再生能源的目标。


上述报告称,在全球已设立 100%使用可再生能源目标的41 家科技企业里,约 20% 已实现该目标,还有44%的企业在 2019 年已实现60% 的目标。欧盟委员会2020年发布的数字战略称,欧盟的 ICT 产业应当且能够在 2030 年前实现碳中和。


图1:部分海外科技公司减碳目标

资料来源:公开信息。除 google 为 2018 年数据,其他均为 2019 年数据


中国科技企业从2020年才开始关注低碳转型。秦淮数据集团是中国科技界首家提出 2030 年实现 100% 可再生能源目标的企业,但行业巨头至今无人做此承诺。绿色和平项目主任叶睿琪对《财经》记者表示,参照中国的气候雄心以及相关国际案例,中国的互联网科技企业应设立在2030年之前实现 100%使用可再生能源的目标。如果2030年之前不能达到该目标,其实现时间不应晚于2050年。


中国政府设立了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按此推算,电力系统需要在2050年左右实现碳中和。耗电量越来越大的科技企业如果能100%使用可再生能源,将大大助力电力行业实现这一目标。


在腾讯宣布启动碳中和规划之后,业内认为将有更多的中国科技企业投身碳中和大潮。一家权威第三方国际机构近日组织了一场科技巨头的闭门会议,会后该机构相关负责人对《财经》记者说,多家科技巨头都在筹划碳中和的方案,但由于实施路径的不确定性较大,中国电力市场改革仍在推进之中,所以目前大家都不敢贸然做出承诺。但科技巨头们均已意识到制定碳中和规划的紧迫性。


对于正在制定的碳中和规划,腾讯董事会主席兼CEO马化腾在其微信朋友圈称:“预计未来最大占比的是原生清洁能源支持的数据中心的实现。很难,但总要努力。”


马化腾这句话可以理解为,腾讯主要靠其数据中心使用清洁能源来实现碳中和,推广节能技术只是辅助手段。根据腾讯2019年年报,该公司99.52%的耗电量需要从外部采购,数据中心的碳排放量占其碳排放总量的86.75%。腾讯已将人工智能应用于数据中心节能、办公建筑节能等多个领域。


企业采购清洁电力(下称绿电)的路径主要有四类:投资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购买绿证(绿色电力证书)、参与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隔墙售电模式),以及在电力市场签订购电协议。


过去一年,前两种路径的政策和市场环境没有实质改变,科技企业仍然鲜有直接投资可再生能源项目的案例;绿证价格仍然偏高,平价绿证尚未推出。


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政策2020年终于在江苏首次落地,但全面推广仍无时间表。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被称为隔墙售电模式,是指分布式可再生能源项目所发电量可直接出售给附近的电力用户。


分布式发电,是指分布在电力用户附近的小型电源,目前中国的主流电源是集中发电的大型电厂。此前,分布式电源只能自发自用,不能对外售电。


在电力市场签订购电协议是欧美科技企业实现100%绿电使用的主渠道,科技企业占据了美国绿电采购的半壁江山。落基山研究所董事Mark Porter对《财经》记者表示,初步统计,2020年美国企业可再生能源采购量约为10 GW,同比增加6%。其中,科技类公司采购4.4 GW,同比增加19%。买卖双方通过签署双边合同交易绿电,具体成本一般不对外披露。但显然,绿电在美国许多地区已具备竞争力。


在电力市场签订购电协议的方式在中国正在增多。新一轮电力市场改革以来,中国形成了 30 多个省级电力市场与 2 个跨区域电力市场,可以交易可再生能源的电力市场正在从新疆等西北部地区,向山东、广东等东部地区扩散。


电力市场的绿电交易规模也在迅速增长。中国最大风机制造商金风科技旗下的售电公司2020年在新疆销售绿电5.4亿千瓦时。2021年,新疆取消了电力市场交易需将火电和新能源打捆销售的政策。金风预计,其今年在新疆销售的绿电有望超过9亿千瓦时,增幅超过66%。


参与绿电交易的业内人士对《财经》记者表示,目前的绿电采购以钢铁等高耗能企业为主,但科技企业也开始提出采购需求。随着绿电成本的进一步下降,科技企业采购绿电的案例将明显增多。


图 2:中国互联网科技企业“绿色云端”得分表

资料来源:绿色和平组织


用电成本+碳排放成本,科技企业的双重压力


欧美科技企业采购绿电的核心原因是为了降低成本。落基山研究所部门总监郝一涵对《财经》记者表示,如今,美国部分地区采购绿电已不再需要支付溢价。美国科技企业采购绿电的积极性非常高,因为可以实现一举三得:不但可以满足用能需求,还可以通过合理的采购管理降低用能成本,实现碳中和目标。


中国电子学会等编写的《中国数据中心可再生能源应用发展报告(2020)》显示,截至2019年,全国各类数据中心用电量在600亿-700亿千瓦时左右,占全社会用电量的0.8%-1%。预计到2030年,数据中心能耗总量将在2019年基础上翻一番,达到全社会用电量的1.5%-2%。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电力市场改革的推进,中国的绿电价格也将越来越有竞争力。2021年以后,中国陆上风电和光伏发电进入平价时代,业内预计,中国风电光伏的度电成本在未来十年有望降低30%左右,2035年以后其经济性将全面超越煤电。


如果要降低用能成本,就需要提前锁定低价绿电。对此,中国科技企业主要有两条路径:一是参与电力市场交易,二是直接投资可再生能源项目。


科技企业的数据中心作为大负荷电力用户,在京津冀区域等电力市场已作为特殊用户被优先准许参与电力市场交易,并且其获得的绿电价格往往不高。以河北张家口为例,2018 年以来,张家口开展“政府+电网+发电企业+用户侧”的“四方协作机制”,大数据中心纳入可再生能源电力交易系统,直接与风电企业交易。交易价格在 0.17 元— 0.37 元 / 千瓦时之间,低于当地的火电上网电价。


但上述参与绿电交易的业内人士提醒说,欧美科技企业签订的绿电协议往往长达十几年以上,可以很好地控制成本,但中国的电力市场机制不同,有的省份是一年一签,有的是三个月一签,成本仍然有一定的波动性。此外,通过电力市场交易的绿电,其绿色属性有多少归购电企业,有多少归绿电的投资方,仍然没有明确的分配方案。


中国科技企业锁定低价绿电的第二条路径——直接投资风电光伏项目,需要的长期投资更多,但获得电源更稳定、度电成本更低。


秦淮数据集团相关负责人告诉《财经》记者,为了实现碳中和,在2030年之前,公司将直接参与投资不少于 2GW 的清洁能源。目前,公司已与地方政府签订了1.3GW的风光项目开发协议,其中有0.15GW的项目已经获得许可批复、进入建设阶段。


海外科技企业也开始在中国投资可再生能源项目。2019 年 9 月,苹果公司宣布通过中国清洁能源基金在湖南省投资 3 个风电项目,每个项目为 48MW。2020 年 5 月,亚马逊宣布在山东建设 100MW 的光伏电站项目(1000MW=1GW)。


除了降低用电成本,中国科技企业还必须应对碳排放成本不断上升的压力。目前,北京市已经将百度和华为等互联网科技企业作为重点碳排放单位纳入北京碳市场。在即将运行的全国碳市场上,年度温室气体排放量达到以及超过2.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的单位都将成为控排对象。


目前,全国碳市场只纳入电力行业,但未来将逐步扩展到所有高排放行业。


多家科技巨头的碳排放量现在都已超过2.6万吨,纳入全国碳市场是迟早的事。根据腾讯2019年报披露,其2019年办公楼和数据中心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已超过80万吨。


纳入全国碳市场管控的企业,每年获得的免费碳排放配额将逐渐减少,更多的排放配额,企业必须花钱购买。业内预计,碳排放配额的交易价格将逐步上升。目前,全国8个试点区域碳市场的碳价平均在17元—92元/吨之间。科技企业如果维持过去数年的碳排放高增长,其在碳市场支付的费用就将越来越高。


图3: 北京市2014-2020年碳排放交易数据

资料来源:碳排放交易网

所属分类:行业动态
公司新闻
行业动态
能源知识
请您留言

千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400 850 3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