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举办的“中国碳中和创新论坛首届研讨会”上,刘世锦表达了上述观点。对于其中的经济学逻辑,刘世锦解释说,作为存量的传统高碳能源,尽管有一定的减碳空间,但是它的潜力具有累退性,越往后空间越小,难度相应增长,成本相应加快上升。作为增量的低碳或者零碳新能源开始的时候很小,但产量扩大以后成本会降低。如果增量部分逐步取代存量部分,总体上的减碳成本会越来越低。
刘世锦分析了现实中存在的三种减碳类型:第一种是衰退型减碳,少生产、不生产,从而少排放、不排放。这种情况一般不会发生,但在有些特定情况下可能会出现。第二种是增效型减碳,通过提高碳的生产率,用同样多的碳排放实现更多的产出,或者同样的产出使用了较少的碳排放。第三种是创新型减碳,通过创新形成新的技术、工艺、方法等,在达到相同产出的情况下,实现了低碳、零碳乃至负碳的排放。 他重点分析了创新型减碳的优点:一是用新的技术来替代原有高碳的技术和产业,跳出已有的技术和产业圈子,开辟了另外一个赛道。二是创新空间非常大,往往超出我们的预期。三是大幅度降低人类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成本,增强我们应对气候变化的信心。四是可以产生更多的附加效用或福利,创造更多的消费者剩余。五是触发和加速能源等高碳行业的数字化进程。 刘世锦指出,目前的碳排放权市场主要还是为防御型战略提供服务。原有的生产者往往存在路径依赖,也缺少动力、兴趣和能力进行技术创新。而最有活力的创新型减碳缺少足够的市场激励。 “这种情况下,我们要转向进取型的减排战略,重点要搞创新型减碳。”对此,刘世锦建议,对能够增加产出、促进增长的低碳、零碳和负碳技术产品提供强有力的市场化激励。这个激励并不限于少数措施,应当是一个相互依存的三支柱体系:第一个支柱,建立全方位支持绿色技术创新的增长型碳汇市场;第二个支柱,形成区域自主减排责任体系;第三个支柱,建立完善的碳核算和碳账户体系。 刘世锦进一步指出,不论是推进增长型碳汇市场建设,还是完善减排责任体系,前提是有一个合格的碳核算基础,而这恰恰是目前的一大短板。他建议,在碳核算的起步阶段,要先把基本情况摸清楚,同时要普遍建立碳账户,包括企业和其他机构的碳账户,有条件的地方也可以建立个人碳账户。在企业中推广ESG评估,率先在上市公司和大型企业中形成稳定规范的ESG评估的披露制度。把更多的融资活动纳入绿色金融轨道,借助增长型碳汇开发多种类型的金融产品,进而为绿色技术创新提供切实有效的支持。(来源:中国经济网记者 马常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