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新闻网讯(记者 张一鸣)经历过一年的狂飙突进后,中国的低碳转型之路即将进入新阶段,在纲领性的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发布后,紧随其后的政策密集出台。“1+N”的文件体系,将构建起中国达成“双碳”目标的四梁八柱。
2020年,习近平主席宣布中国将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被称为“30·60”的中国低碳转型之路便浮出水面,但具体怎么做才能达成目标,相关各方并不清晰。彼时,智库的研究报告层出不穷,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对外发布的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大多要比2030和2060年提前好几年。 如果从早期释放的信息看,“低碳”转型已经掀起一股热潮,目标指日可待,但不久前席卷多地的“电荒”给现实浇了一盆凉水。中国的低碳转型必须结合中国实际,作为低碳转型中最为关键一环的能源转型,必然不能脱离中国富煤少油少气的能源结构。 “双碳”转型背景下,逐步减少对煤炭的消耗,增加清洁能源的比例,已经成为社会共识,也将是中国低碳转型的现实路径,但如何减少转型阵痛,特别是短期内对经济和社会的潜在冲击,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今年年初,“去煤”话题炙热,一些产煤大省对煤炭行业采取极为严格的开采限制,本意是要引导煤炭行业绿色发展,但不巧遇到今年全球能源价格飙涨,煤炭价格快速上扬,使得火力发电企业不堪重负,某大型国有发电企业在湖南的电厂由于使用劣质煤发生的事故引起行业警醒,11月17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设立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促进绿色低碳发展。 短期内,煤炭占据中国能源供应的半壁江山的地位不会改变,新能源的大量上马还需要破解现有电力体系对新能源消纳能力不足的难题。当前中国新能源装机量并不低,但能变成用户使用的能源的比例却不高,窝风窝电窝水的现象并没有得到实质性改观,因此如何利用好存量的新能源尤为迫切,其重要性甚至高于当前各个企业蜂拥而上建设的新能源项目,未雨绸缪,当前要警惕新一轮的新能源装机量过剩。 风物长宜放眼量,当前走的每一步都将为未来埋下伏笔。长远的思维,前瞻的判断,是能降低转型阵痛,以更小成本达成目标的必选项。 中国的“双碳”转型已经在路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出台后,相关的配套政策将在未来一段时间里密集发布,这些密如雨下的政策将对中国未来三十年,四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双碳”目标将对中国的生产、生活,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根本性变革,与西方发达国家二氧化碳的自然达峰不同,中国需要在工业化进程中推进“碳达峰和碳中和”,如何做好经济增长与绿色低碳转型的协同,将最终影响中国“低碳”转型的成本,这笔账需要提前算清楚,当前由于“运动式”减碳暴露出来的一系列问题,恰恰是给未来敲警钟。 转型必然有成本,必然冲击到现有利益格局,要看到转型的路径有很多,转型的目标只有一个。 长远看,中国的低碳转型将催生出一些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引擎,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但放在当下看,转型带来的阵痛已经显现,中国要在没有成熟经验可以借鉴的情况下,率先在国际社会探索出一条适合发展中国家的低碳转型之路,挑战不言而喻。 纲举方能目张,“1+N”的政策体系就是中国“低碳”转型的纲,最终是否能实现纲举目张,地方政府和行业管理机构是否能够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政策的传导和执行上不走样,让企业和个人等社会主体能够与转型共承担和共繁荣。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的“双碳”目标是否能够以最合理的成本实现,将考验地方政府和主管部门的治理能力,也将折射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